发布时间:2022-09-27 14:19:53
好望角位于非洲的西南端,是世界闻名的岬角,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标志性陆地。1949年,著名的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历经数年的航行返回了葡萄牙,船上金银珠宝无数,西班牙国王非常高兴,将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上一个重要的海角命名为“好望角”,有“美好希望”的意思。
在改成“好望角”之前,这个海角被称为“风暴角”,之所以用风暴来命名,是因为在这个海角附近的海域暴风雨频繁而猛烈,海面常年会出现大风浪,一年365天里至少有100多天都是风高浪急,就算是平静的时候,也会翻涌起两米多高的海浪。
因此,好望角的海上环境极其恶劣,在这片海域里,很少可以看到晴空和星月,一个个漩涡状的云系往东边翻涌,终日强劲的西风和海上巨浪的咆哮,时刻威胁着海上船员们的生命安全。
然而,想要穿过这片海域并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遇到“杀人巨浪”,这种海浪矮的时候也会有五六米高,而高的时候通常可达十几二十米,轻易地便可以掀翻船只,所以好望角的附近经常会发生海难事件。
好望角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南纬40度到南极圈是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陆地小,水域辽阔,位属于西风带。好望角的形状尖利突兀筋骨一粒康,横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所以海上西风不断。加上西风带上的风力异常强劲,时常会出现十一级的大风,大风吹动海面,海水翻涌咆哮,形成猛烈的海上风暴。
这些海浪不仅高,还有着奇特的形状,浪头如一座座高耸的峭壁,背面却如同和缓的山坡,这样的海浪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再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漩涡暗流,两者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便让海上环境更加复杂险恶。
综上所述,“西风带”这一理论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在没有刮西风的时候,海上依旧会风浪不断呢?
对此,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海流说”。好望角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三个大洋紧紧包围,形成了一个几乎密封的圆圈。三大洋的海水都汇聚到这里进行碰撞和交汇,三大流域里的能量也都在这里进行释放,尤其是在冷暖气流的夹击之下,海水不停地运动,自然就会风浪不断。
尤其是位于南边的南大洋,几大洲之间没有大陆相连,使得南大洋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海域,继而为海水的运动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不仅如此,在这里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沿岸流,这种流与海浪相遇,两股力量相互冲撞之下,便会让整个海域都翻滚沸腾起来。
并且,好望角风浪的大小和季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其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属于地中海气候,而七月里的南半球进入冬季,非洲南边的陆地狭小,西风直接从海上掠过,没有阻挡,原本在南极洲边缘的西风带北移,触及到非洲大陆的南端,所以位于此地的好望角便风大浪高。
1716年,好望角遭遇了一场超强的风暴,仅这一次风暴,便让42艘荷兰船只葬身海难,造成了大约400亿法郎的经济损失。
1799年的11月4日,英国“斯基佩特尔”号战舰、丹麦“沃尔金布尔格”号战舰和另外八艘商船在好望角发生海难事故,这是航海历史上少见的军筋骨一粒康胶囊舰和民用船共同遭遇不测的事故,而仅仅是“斯基佩特尔”号上,就有400多人因此而丧生。
上世纪的70年代,“世界荣誉”号油轮装载着49000吨原油,从科威特去往西班牙,在临近好望角的时候,经历了二十多米筋骨一粒康胶囊功效高的巨浪,突如其来的海浪接连袭来,让这艘配备精良的“世界荣誉”号船头船尾同时失去支撑,油轮中部因为承受不了原油的重量而让船体折成两段,迅速沉没,当风浪暂缓,海面上只剩下了一层漂浮着的厚厚的原油。
即使到了今天,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旧有很多船只在好望角发生海难事故。从上世纪的70年代到现今,沉没在好望角的巨轮就已经达到了十一艘,所以,好望角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凶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