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5 10:29:29
小儿推拿杨晓:孩子积食的原因、症状和危害,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寒假里孩子们终于摆脱了学校的饭食,能在家里点菜,随心所欲地吃。家长看见孩子想吃,更是高兴,总觉得多吃些,身体才会更强壮,恨不得孩子每天都能补充鱼肉虾。殊不知,小儿百病积为先,这样吃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积食!
一、什么是积食?
积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孩子后天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善的阶段,由于吃的太多,超出了孩子脾胃承受范围,从而损伤脾胃,食物积聚在肠胃中所形成的胃肠疾患。它一般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主要表现在腹部胀满、大便干燥、肚腹胀热等症状。
二、宝宝积食有哪些常见症状?
1、口中异味
当食物堆积在体内不能较好地消化时,就会发酸,这时靠近孩子的嘴巴和鼻子,能明显闻到又酸又臭的味道。
2、大便臭秽
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气味。而且还可能出现没有消化的东西,颜色呈黑色等。
3、大便异常
有的孩子大便次数增多,但粘腻不爽,肚子胀,排气比平时多;有的孩子出现便秘现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质硬,排便困难。
4、睡眠不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容易翻来滚去,或者喜欢趴着睡、夜间磨牙、流口水、说梦话等,低龄孩子还会哭闹、惊醒,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5、食欲紊乱
在积食初期筋骨一粒康,孩子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积食时间一长,孩子可能会肚子饿,吃完又觉得肚胀或肚痛,反反复复。
6、局部变红
孩子积食后,食物在体内积滞化热容易导致脸颊发红,这种发红多位于右侧颧骨部,就像抹了腮红一样。另外,有的孩子嘴唇也可能红得像涂了口红似的。
7、舌苔变厚
家长可以每天观察下孩子的舌苔,如果发现舌头的中间部分有一块厚舌苔,或整个舌头的舌苔都变厚变腻,则积食的可能性很大。
三、积食会导致哪些问题?
1、食积与咳嗽
积食化热,肺里面有热就会咳嗽,肺里有热,肺气就会上逆,本来肺气是要肃降与宣散的,现在肺气上逆了,就会引发咳嗽。这个时候消积食才是治疗咳嗽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仅仅是简单粗暴止咳是没有用的。
2、食积与发热
食物不能消化,堆积于胃肠道,食积时间长了,会腐败、发酵,在肠胃中“堆肥”,堆肥化热,热蒸于内,体表的温度就会上升。。
3、食积与肺炎
临床上有很多小孩肺炎反复发作,也和食积有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食积损伤脾胃运化脾虚生痰贮痰于肺痰阻气道痰郁化热肺炎高热。
第二,见咳止咳。在肺炎后期,往往咳嗽痰多的症状比较突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咳嗽会把肺给咳坏,只要把咳嗽止住就好”,盲目使用止咳药、镇咳药导致痰液不能咳出,留置于肺,稍有风吹寒袭,再次发为肺炎。
痰作为病理产物,贯穿于小儿肺炎发病的全过程,健脾化痰是预防和治疗肺炎的关键治法。
4、食积与反复感冒
食积会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物不能消化,堆积于胃肠道,“旧谷不去、新谷不纳”,不能推陈致新,小儿出现饮食不振,脾胃虚弱,新的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脾胃吸收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抵抗力变差,免疫力底下,容易出现感冒。
食积发热,积滞的食物在肠胃中“堆肥”,出现内热,内热蒸腾,皮肤毛孔开放,容易感受风寒,出现反复感冒。
5、食积与腹泻
食积胃肠,阻滞肠胃正常升降,导致胃气不降、脾不升清,出现腹胀痛、泻下酸臭粪便,食积不去,腹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食积腹泻不能盲目止泻,要“通因通用”,“以通治通”,要消食导滞攻下,把胃肠中积滞去除,腹泻自止。
6、食积与便秘
古代有个小儿方面的医书非常有名,叫《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所以,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所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
7、食积与贫血
古代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说:“太饱伤脾”,意思是说“小儿吃的太饱,会损伤脾的运化功能”。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精微,将精微运送至全身,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称之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食积损伤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虚,气血化生不足,又加之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食积日久,很容易出现血虚,贫血。
8、食积与夜啼
《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你想想,吃多了吃撑了,怎么睡得着呢?调理孩子的失眠不要给孩子安神,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只要没有受到惊吓,孩子的失眠要先从调理积食开始。
9、积食与咽炎
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所以,中医上给孩子治咽炎的时候,除了用解毒利咽的药以外,再给孩子用一些消积清热的,病就好得快。
四、宝宝积食的原因常有哪些?
1、喂养太饱不节制(日常填鸭式喂养,及生病康复后急于加太多营养)有的家长总感觉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吃饱、没有吃好、回家还要给孩子加餐。
2、太频 喂养太频繁(主食 辅食 零食彼此之间间隔时间太短)有的家长对孩子饮食从来不控制,只要孩子要吃的,不管是任何时间,任何零食都依着孩子的个性
3、营养严重过剩 垃圾食品太多
高营养长期过多的滋补品、人工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品、高蛋白类食物
太油腻肉食 肥腻 油腻 煎炸太多(含哺乳期妈妈过多的油腻下奶汤等)
多甜腻甜腻或甜食过多(如黑糖或白糖水 蛋糕 糖果 巧克力 蜂蜜水等)
重口味辛辣咸等重口味食物太多
多零食各种琳琅满目的零食和工业化有色饮料太多 碳酸饮料 各色花式乳品饮料…
垃圾食品多各种琳琅满目的零食和工业化有色饮料太多 碳酸饮料 各色花式乳品饮料
4、寒凉生冷过多
饮食寒凉多进食低温 寒凉食物或饮品过多 ,如凉水 冰镇食物和饮品 冰激凌等
水果过多喂食生冷水果 果汁太多,尤其没有熟透的香蕉(大寒) 西瓜 生梨等
海鲜等寒凉类食物过多除了众所周知的海鲜 河鲜 苦瓜 黄瓜 绿豆等寒凉食物,那些比较难以消化或者超出该年龄段孩子消化能力 对脾胃有破坏和抑制作用的食物均可认为是"寒性食物"。
牛奶豆浆过多不必要的奶粉(很多孩子四五岁还在奶粉为主) 纯牛奶 鲜牛奶 豆浆 酸奶等过多
腹背受寒腹部 背部 腰部 足部不注意穿衣保暖。
5、错误医疗 过度医疗 错调理
抗生素滥用错误和过多清热败火寒凉药(含中药) 输液 抗生素药物
药物滥用错误或过多止泻 调理肠胃的药物/食疗/水果(如蒙脱石 益生菌 香蕉 火龙果等),很多孩子长期把益生菌、健胃消食片等当保健品吃
长期清热败火因为很多幼儿园孩子还在吃奶粉,容易"上火",所以很多家长就给孩子长期用清热袪火的奶伴侣等固体饮料,或者凉茶等给孩子喝, 导致孩子脾胃功能越来越差。
6、糟糕的家庭氛围 不良的生活环境
家庭不和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和氛围差 (夫妻或婆媳之间吵架 冷战等)
环境嘈杂家里活周围,经常筋骨一粒康正品旗舰店有嘈杂声音(睡眠不好,影响代谢)
精神压力熬夜或过于劳累、精神压力大或情绪差 (针对乳妈或学龄宝宝)
不良饮食氛围吃饭时,家里经常有吵闹 冷战 打骂孩子 教育批评孩子等
环境寒湿生活环境过于寒湿 燥热等(如潮湿山区 地下室等环境)
五、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1、孩子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定量,而不是饿了就吃,更不能暴饮暴食。挑食偏食、饥一顿饱一顿等不良饮食习惯都要及时改正,这也需要大人们自己以身作则,因为孩子们的饮食习惯都是模仿大人形成的。
2、少让孩子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这些食物对脾胃的刺激会让孩子本就娇弱的脾胃更加雪上加霜。多食用易消化、温热类的食物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更不容易产生积食。
3、作息规律。
夜间的时候人体的消化功能会逐渐下降,养成规律的作息,夜间避免进食或喝奶,可以让脾胃有个休息的时间,有效改善积食。
4、加强孩子的活动量
活动多了肠胃蠕动才能活跃,食物也能更好地消化,排出体外。
5、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6、七分饱,益健康
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宝宝的身体。
7、三餐定量
给宝宝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8、筋骨一粒康一盒多少钱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9、哺乳妈妈进食要注意
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